自汗、盗汗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影响,日间时时汗出,活动益甚者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
出汗多要引起重视
1、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不币玎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又是驱邪外出的一种方法。但由干汗液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可过泄。无论因为什么原因,只要引起经常汗出过多,当属病理现常,应积极治疗。
出汗多有多种类型
1、根据汗出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在平静状态下,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肢冷息微者为脱汗,急性外感热病中突然恶寒战粟而后汗出者为战汗,汗色黄丽染衣者为黄汗。
2、汗证中,有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应加以鉴别。(一)自汗佼沣族昀:不问朝夕,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二)盗汗:睡时称孝哀橡汗出,醒后自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症状,可用乾元汤调治。(三)脱汗:大汗淋漓,汗出如油,为病势危重之象。常伴有声低息微,四肢厥冷,精神疲惫,甚至神识不清,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四)战汗:主要见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为正邪交争之象。常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如汗出后,热退脉静,呼吸匀畅,则病势趋于好转。(五)黄汗:汗色发黄,染衣着色,多见于黄疸病人。
出汗多与肾虚症
1、汗证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有因营卫不和,风邪外袭,腠理开泄而致者,有因里热炽盛,迫津外泄而生者或因湿热薰蒸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溃而见黄汗者,或阴虚火旺,阴津被扰而外泄者,或因阳气大虚,卫外不固,汗液大泄而见脱汗者,或在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寒战汗出而见战汗者。
2、阴虚火旺汗证,多因生病之后,阴气朱复,或悫情纵欲,早婚多育,亡血失精,或肺痨久咳,或因饮食辛辣醇酒、长期服用温燥药物,积成内热,伤损阴血等等,均可导致阴精不足,虚火内生,滓液被扰,不能敛藏而外泄作汗。阴虚火旺汗证,多见盗汗,睡则汗出,醒则汗止,潮热颧红,攫烦不眠,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女予月经不词,男子梦遗失精一舌红少苔,脉细数。
3、上述脉症产生的机理,不外肾阴不足,虚火内迫液外泄,而见盗汗,潮热颧红、五心烦热,阴虚火旺,热扰神明,则虚烦不眠,阴精衰少,故形体消瘦,阴虚相火妄动,则女子月经不调、男子梦遗失精,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阴虚火旺证盗汗
1、青年人睡连简郯群出汗多大多属于阴虚火旺导致。阴虚火旺证盗汗,应与心血不足所致盗汗相鉴别,两者均属虚证,但心血不足盗汗,多由劳心过度、或久病血虚使心血耗伤.汗为心液,心血不足,则心忻稿痞烁气浮趣,心液不藏外泄,故盗汗频作。证见睡则头身汗出,醒则汗出即止,心悸少寐,面色不华,气短神疲,舌淡苍白,瞰象虚弱。临证不难区分。阴虚火汗证盗汗的治疗,应以滋阴降火为主,方剂选乾元汤。本方滋阴养血,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清泄心肺,泻相火而坚阴,益气阐表实卫,可使阴复而热退,卫强而汗止。本方养阴泻火之力甚强,对于阴虚火旺,中气未伤者甚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