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七筇瑰尬哇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相传是唐元和14年(819)芟坳葩津,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此洞,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得名,称之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各提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方法/步骤
1、三游洞前,是清澈碧透的下牢溪,水石相击,飞珠溅玉。
2、长江像一把利斧,辟开一线通道,直泻西陵峡口,激流咆哮,破门而出,流经三游洞旁,则水势转平,江面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替之奇观。
3、历代游览过三游洞的名人,以及在夷陵任过职的官吏,或题写诗文、或刻碑记事,共作壁刻、碑刻100多件。保存下来并已经发现的近60件,各种字体的碑刻都有。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40余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史料。
4、至喜亭在蛴蛩钔淞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是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三亭组合的亭阁。建于宋朝,由峡州(今宜昌)太守朱庆基修建寄噢剪飕在大江边,为的是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景佑四年(1037年)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宋代峡州三大胜境之一。另外,还有反映楚之开塞的标志性建筑楚塞楼,古朴典雅,造型别致。
5、长江边的古栈道
6、古军垒遗址正位于此,东临峡口,南滨大江。古人称此为“险隘之区,如郑之虎牢,秦之函谷。”据《北国地理志》,这一带汉代曾称“下牢戌”或“下牢关”。一九八三年在修建滨江长廊时发现该遗址,一九八四年正式发掘出土。古军垒南北长十米余,东西宽九米,残高三米,均用几何纹和绳纹砌就,逐层收兮,形若倒置的升斗。
7、张飞擂鼓台。据地方志记述,三国时期蜀汉猛将张飞在宜都郡(今宜昌)任太守时,曾在此台擂鼓督练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