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装修 购物 美食 感冒 便秘 营销 加盟 小吃 火锅 管理 创业 搭配 减肥 培训 旅游

夏季养生常识

时间:2024-11-11 03:30:53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夏季养生之饮食篇料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夏季养生常识

夏季养生常识

2、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夏季养生食谱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夏季养生常识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季养生常识

4、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夏季养生常识

5、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夏季养生常识

6、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夏季养生之睡眠篇

1、保持床铺整洁  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夏季养生常识

2、注意寝室的温度、湿度  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有寒冷的感觉,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另外寝室的通风要好。

3、注意选用卧具  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4、午睡  对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来说,适时的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左右,不要过长。

夏季养生之运动篇

1、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夏季养生运动。

2、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

3、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夏季养生之防暑知识篇

1、防暑常榄茈托锣识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芟坳葩津,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防暑降温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带遮阳帽、草帽或打遮阳伞;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高温作业场所,企业要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2、常备防暑药  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涞虍颐吨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这些药物有晗稍噔猷:  仁丹:能清暑祛湿。主治中暑受热引起的头昏脑涨、胸中郁闷、腹痛腹泻,也可用于晕车晕船、水土不服。水:能清暑散寒。适于中暑所致的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腹泻等症。  藿香正气水:能清暑解表。适于暑天因受寒所致的头昏、腹痛、呕吐、腹泻突出者。  清凉油:能清暑解毒。可治疗暑热引起的头昏头痛,或因贪凉引起的腹泻。  无极丹:能清热祛暑、镇静止吐。  避瘟散:为防暑解热良药。能祛暑化浊、芳香开窍、止痛。  金银花:具有祛暑清热、解毒止痢等功效。可开水泡代茶饮。  菊花:具有消暑、平肝、利尿等功效。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荷叶:适宜中暑所致的心烦胸闷、头昏头痛者。有高血压患者尤宜。以开水泡代茶饮。

3、降温饮品  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环境、饮食和常备一些掳伍茔间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等防暑药外,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几种降温饮品晗稍噔猷:楂汤。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千克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2.冰镇西瓜露。西瓜去皮、去子,瓜瓤切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冷藏。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3.绿豆酸梅汤。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晾凉饮用。  4.金银花(或菊花)汤。金银花(或菊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用。  5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常喝降温饮品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6.椰汁银耳羹。银耳30克洗净后用温水发开,除去硬皮,与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适量,煮沸即成。

4、其他防暑常识  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娇虺樱箬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芟坳葩津,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消暑清热四方案

1、方案一:清淡食物享美味  三伏天气温不断升高,空气湿度加大,许多人没有食欲,这时尝试多吃一些清淡食物,不仅可以促进食欲,还能防病。  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喝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专家强调:“清淡”实质是少用油,绝不是不沾荤腥。夏季更应注意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在70至90克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为鱼、虾、瘦肉、鸡肉、鸭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

2、方案二:两素同补可防病  三伏天天气闷热,随着人体汗醺尬汰栎液的大量排出,造成身体内部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芪伪疴窄盐的大量消耗;再加上食欲不振,活动减少,整个人的身体状况处于相对低下的水平,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体重下降,引发疾病。因此,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维护健康的重要一环。  炎夏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缺乏各种维生素。此时,可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制品、动物肝肾等,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如橙汁、柠檬汁、番茄汁等既可补充维生素,还可帮助消化、健脾开胃、提高食欲。  此外,出汗多也会导致体内的钾离子丧失过多,具体的症状是人体倦怠无力、食欲不振。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因此可酌情吃一些桃、李等水果,而蔬菜中的青菜、大葱、芹菜、毛豆等含钾也很丰富。

3、方案三:苦味食物不能少  许多人认为苦味食物算不上美味,不过它却是夏日的健康食品。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作用。  三伏天气里吃些苦味食物,或饮用一些啤酒、咖啡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的烦恼、提神醒脑,还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但是,吃苦味食物也要因人而异。一般说来,老人和小孩的脾胃多虚弱,故不适宜过多食用苦味食物。患有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病人不宜食用苦味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4、方案四:清新绿茶可消暑  炎热的午后,喝一口清香的绿茶,不仅清热消暑,还能解毒止渴,实在是夏季养生的上乘之选。  每喝三杯以上绿茶的老人,不仅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较低,他们在总体的记忆力、注意力上,要明显高于平时喝绿茶较少或不喝绿茶的人。喝绿茶具有养生、抗癌、坚固牙齿、保护毛细血管以及提神的作用。另外,绿茶还含有大量的钾,大量出汗后饮绿茶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流失的钾,提高耐热能力。

© 一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