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就是“预先准备”的意思,这句话用在学习上尤其适用。小学生是正处在打基础的阶段,经常预习功课,可以更好的理解学习要点,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老师讲课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挑出重难点,着重讲解。今天笔者和大家分享下:数学课如何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工具/原料
学生讲述、老师设问等
方法/步骤
1、首先要确定学生是否完成了预习检测预习效果的基础前提是学生按要求进行了课程预习。小学生的自制力还比较差,可能回到家里一看到电视就把预习的任务抛到脑后了。还有些学生的家长,可能比较溺爱孩子,看到孩子晚饭后在那里预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心疼的不得了,要求孩子睡觉,导致没能完整完成预习任务。这些在检测成果前都需要考虑进去。
2、让学生大致讲一下预习的内容只要预习了就会留下些印象,即使是模糊的印象。为了检测预习成侈砉齿垃果,可以随机指定学生,让学生讲述一下预习的内容,数学课本中多是一些公式霁凶咬食定律等,不要要求讲述的多么准确,毕竟是预习,而且是小学生,只要能大致讲述出指定要预习的内容,就已经算是完成了预习的任务。随机多指定几名学生讲述,根据回答的详细程度即可大致判断出整个班级的预习情况。
3、让学生说一下预习中的疑惑为了检测成果,还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在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地方水貔藻疽,因为是新内容,肯定会存在很多不理解的哪纳紧萄地方,这怪不得学生,只要学生能提出一些新内容中的疑惑,就表明他确实预习了,根据提出的疑惑难易程度,即可判定他的预习效果到底如何,如果他提出的疑惑是非常浅显的,只需要稍加思考就能知道的,表明他的预习效果不是很好;反之,如果提出的疑惑难度较大,说明预习效果良好。
4、看一下学生的课本预习的过程中免不了圈圈点点的,根据这一点,老师可以看下学生的课本,如果课本中圈点的痕迹较多,表明预习的过程中很仔细;如果只是简单的勾划了几下,表明可能预习的不是很认真(这点不能完全确定,因为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理解能力强,疑惑的地方少,所以也可能导致圈点的痕迹少,具体学生具体分析)。
5、出一些有关预习内容的题目测试一下通过出一些需要用到预习内容才能解答的简单题目来测试一下,也可以大致检测出学生的预习成果。对于数学,可以出一些仅仅只需要套用新公式、新定律就可以解答的题目来测试。通过解答的正确率来确定预习的效果。
6、观察学生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回答问题的活跃程度等也可以大致看出学生的预习效果。如果做了有效的预习,提前对新内容有所了解,肯定比较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可以回答相关的问题。而反应比较迷茫的学生就可能预习的不好,或者没有完成预习。
7、看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优质度如果提前做了有效的预习,就能极大的提高课堂上听课的吸收效率,掌握老师讲解的内容,所以能够很顺利、快速的完成课后的作业,而且能保证较高正确率;反之,就可能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存在诸多疑惑,导致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请教同学、查看课本公式定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