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验为瓷器鉴定真知堂30多年研究和收藏真实经验,真实可靠,转载请备注瓷器鉴定真知堂。嘉靖时期是明代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嘉靖瓷业虽然繁荣,但瓷器水平却相对退步,不过,在明中后期还是比较著名的。古代收藏家有点评曰:“首成,次宣,次永,次嘉”。嘉靖官窑名列永乐之后,可见不虚。
工具/原料
高倍放大镜
聚光手电筒
60倍显微镜
方法/步骤
1、第一:辩造型。嘉靖时期,大器大幅度增加,瓷器造型多出现方器,显得厚重粗苯,和成化以来的风格炯然不同。琢器中的瓶类多出现双耳,执壶壶心多见心型凸起,大小葫芦瓶流行。民窑圆器盘,碗类口多不圆,圈足多向心倾斜,有的可以用手指钩起。
2、第二:辨纹饰。嘉靖瓷器鉴定,本朝纹饰采用双勾填色法,先用青花画出线条轮廓,然后在轮廓内用毛磺拎噱租笔涂抹,青花和五彩填色往往溢出线外,不够精细。嘉瘟猾鹞筚靖瓷器纹饰画风稚拙,纹饰趋于繁缛,画面缺乏层次感,图案多见,尚未见到万历以后流行的山水。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常见的图案纹饰多为道教纹饰:灵芝、瑞兽、寿山福海、缠枝莲托寿字,八仙等。
3、第三:辨工艺。嘉靖瓷器制作细致程度大不如前朝,除少量小件器物仍保持着前朝的精细程度以外,大件器物多制作粗糙,修胎不规整,琢器类器物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底足处理不规整,大件器物可见粘砂现象;圈足较浅,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露胎处常见大片橙色红色火石红现象。粗大明之谓,从嘉靖官窑瓷器开始。
4、第四:辩胎釉。嘉靖时期使用麻仓土,但淘洗不精,陈腐时间不够。胎土里的铁分子含量过高,除了少数小件器物胎质较优以外,大件瓷器胎釉均有粗制滥造之嫌。嘉靖时期釉水尚未稀薄,肥润感强,唯釉面多见露胎,瑕疵黑点等现象,乃施釉工艺不精所致。
5、第五:辩青料。嘉靖时期青花品种的典型特征是由于回青的使用,改变了以往青花的色调,形成了浓艳霏虍锚揣泛紫的色泽。但是嘉靖时期,烧瓷年代长,数量多,不同时期的产品有紧鋈笆珀不同的特点。其呈色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青花呈黑蓝色,色调深沉而灰暗,纹饰有散晕现象,类同于正德晚期。这种现象,主要见于嘉靖前期,在嘉靖晚期也同时出现。青花蓝色浅淡,应该是石子青的发色,这种色调嘉靖中期最为常见,并且不乏精细之作。不但纹饰精致,而且胎精釉润,颇有成化青花器的效果。青花色调浓重而泛紫,为嘉靖时期典型的上等颜色,这是“回青”中加有少量“石青”的缘故;其色泽如青金蓝色,极为幽靓。
6、第六:辨款识。明代嘉靖年间官窑瓷器款,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可分为青花款、矾红款、暗刻款别初陶筢及刻字涂金款等,但以青花款最为多见。以“大明嘉靖年制”、“嘉靖年制”为主。其特点是字体瘦长,惕镅殂蜘笔画较粗,刚劲中藏秀逸。款字中“靖”字的特点最鲜明,即其左边的“立”位置较高,有的已位于右边的“月”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