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成长,其实成长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年龄的增长,这点大家都懂得。另一个内心的成长,就是心态的逐渐成熟。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人,内心会更成熟一些。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一些时候,或者在一些事情上,很多成年人的表现更像一个孩子。
方法/步骤
1、比如有一位朋友,他的家庭环境很好,父亲有一家自己的公司。这位朋友毕业后进入到了父亲的公司做事,父亲对他也很看重,期望他将来有一天能接自己的班。按说这是很多人羡慕的一种人生,但是他却很苦恼,准确地说是非常痛苦。因为父亲对他的要求很严格,属于狼爸的那种类型,只要他做事的过程中有一点问题就很会严厉地批评他,丝毫不留情面这让他工作的时候总是畏手畏脚,生怕什么地方做不好惹来父亲的训斥。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要这样对待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看到自己努力和好的一面呢?关系总是相互的,当父母们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某种期待,希望孩子能够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时,往往忽略了孩子对自己也是怀有某种期待的。比如,期望父母能用自己接受的方式来爱自己。刚才那位朋友的痛苦症结就在于,希望父亲能够多鼓励自己,而不是总是打击自己。天天被骂,谁都不会好受的。
2、但问题是,父母似乎永远也不会改变。这就是痛苦变的加倍的地方:如果是别人给你痛苦水貔藻疽,你可以去争辩甚至是大吵一架,最不济还可以远塾即孢忧离,惹不起还可以躲得起。但是面对父母,你会觉得既吵不得又逃不了,左右不是,非常的难受明明是对方的错,可是对方又不会改错,这样的关系该怎么相处呢?这是在家庭,在亲密关系中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03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很难解决,但并非无解。很多人只看到别人给自己的压力,甚至是伤害,但是却忽略了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之所以可以伤害到你,除了ta做出了一些对你不好事情外,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那就是你认同这种伤害。举个例子,有个人对你很不友好,挑衅地对你说:你这个人天生就是一个loser,永远做不出成就来。听到这样的攻击,你可能会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如果你也觉得自己很失败的话,就会认同对方的看法,结果就是很受伤;第二种,如果你觉得自己并不是那样的人,就不会认同对方的看法,结果就是虽然也会生气,但并不会把它当成多严重的事情,因而情绪很容易恢复正常。这就是认同的作用,一个人是否认同对方的看法就最终决定了,对方发射到你身上的是一枚能让你粉身碎骨的真炮弹,还是说只是一枚虚张声势的哑炮。这点很重要,因为别人是否会批评你,是否会攻击你,对你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但是你怎样看待别人的言行,是认同还是不认同别人的观点,这点是可以掌控的。所以,在面对来自亲密的人给我们的伤害时,我们其实还是有主动权的,并不是那么无助。
3、就刚开始那位朋友的例子来说,虽然他无法改变父亲对自己过于严苛这样的相锟侯希哇处方式,但是当父亲批评自己的时候,完全可以像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直接不认同这种伤乾冷支铼害他可以对自己说:“我并不是像父亲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我有我自己的做事方式,我也有我自己的优点,只不过他看不到而已。”当他可以这样想的时候,就不会像原来那么脆弱,相反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经营自己的事业,来一步步提升自己。04当然,客观地说,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很多人会说:“凭什么?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我来调整自己?”这就涉及到成长过程中的两种思维。一种是对错思维。在未成年之前,我们非常看重事情的对错,因此遇到问题时,谁错谁改变。之所以如此,和未成年时期的生活状态有关。当小孩子们之间遇到问题时,往往会找父母,或者老师来评理。在大人这个第三方的介入下,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是判定谁对谁错,错的那一方需要作出改变。讲究对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不知不觉中,很容易让人形成一种等待的心理。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你做错了,所以我要等待,等待着你主动的承认和改变错误,而我只需要证明自己是被伤害的那一方就可以了。但是成年以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成年人之间遇到问题时,很少会有第三方再来主持“公道”,所以单纯的去讲对错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
4、这个时候,你认为对方是错的,期望对方主动改变,很可能收到的只是失望。因为由于立场的不同,没有人会轻易的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更别说主动去改变。
5、所以,以受害者心理自居,等待着对方去改变,多数情况下等来的只是痛苦。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建立的是这样的思维:我要为自己的痛苦负责。
6、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别人的一些言行会给你带来痛苦,但是他们并不会主动为你的痛苦负责,这时与其傻傻地等待,不如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己解决自己的痛苦。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让自己的内心变的更有弹性,更强大。这样,即使对方不改变,我们也可以主动摆脱痛苦。能做到这点的人,才可以说内心真正的成长了。能为自己的痛苦主动负责的人,才会更独立,也更成熟。